艾灸的发展现状如何?

艾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,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,其现状具有以下特点:

  • 市场规模增长: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以及中医文化的复兴,艾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。据中国商业数据网的数据,艾灸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达716.7亿元,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%,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886.6亿元,未来有望成为市场达千亿元规模的产业。
  • 产品多样化:除了传统的艾条、艾绒产品外,出现了艾灸盒、艾灸贴、智能艾灸仪等创新产品,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。
  • 应用范围广泛:不仅在中医诊所、养生馆等传统领域应用,也逐渐向健康养生、美容美体等领域拓展。艾灸可用于调理气血、舒缓疼痛、增强免疫力,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,适用于慢性病、亚健康等人群。
  • 产业融合发展:与其他健康产业如保健品、SPA、美容等相结合,开发出更多的艾灸产品和服务。
  • 受到政策支持:国家提倡从健康生活入手,加强预防,推动了包括艾灸在内的中医养生方式的发展。例如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实施,为艾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。
  • 技术不断进步:引入了电磁波、红外线等先进技术,提高了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。同时,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加入,使艾灸治疗过程更加便捷和精确,有利于提高疗效和用户体验。例如,自动化的艾灸设备利用智能感应技术,可实现精准的穴位定位和温度控制。
  • 专业机构增加:截至2017年底,卫生院级别以上的医疗机构基本都设立了中医科室、灸疗科室甚至推拿项目,为艾灸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。
  • 消费群体扩大:养生观念的转变使艾灸养生受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关注,消费群体潜力巨大。
  • 上游产业形成集群:艾草种植和艾制品加工制造方面,已形成了湖北蕲春、河南南阳、河南安阳、河北安国等几大区域产业集群,满足了下游艾灸服务对艾制品的需求。艾草种植和艾制品加工制造2022年的市场规模64.4亿元,占艾灸全产业链市场份额的10%左右;艾灸培训和艾灸服务占艾灸全产业链市场份额的90%左右,市场规模约652.3亿元。

然而,艾灸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国家对艾制品尚无明确标准制定,各个厂家按照自己的准则或行内的俗成约定进行产品定位宣传销售,导致业内艾条品牌繁多、标识复杂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;艾灸产业存在种植业保障收益的短板,其科技化、标准化、机械化水平低,导致产量低、品质不均、人工成本高;科技研发投入不足,主治疾病尚缺乏大数据支持;品牌多而杂,企业规模小而散,同质化竞争严重;服务业在艾灸养生上还不规范,艾灸培训规范化、艾灸服务标准化、艾灸养生品牌化还有进步空间等。

不过,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持续发展,艾灸行业有望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,进一步拓展市场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便捷的健康服务。同时,艾灸行业也需要加强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,加大科研投入,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。